走入天使之城的另一世界:Khlong Toei (คลองเตย),隱藏於五光十色下的曼谷社會角落,人們來自於泰國各地,無不是希望能在大城市裡尋求更好機會,然而現實卻讓他們身處社會底層,那還談何尋求美好未來?!
但真正居住在這裡的人們是如何思考的...
地理與歷史沿革
座落於昭披耶河畔 (แม่น้ำเจ้าพระยา) 旁的曼谷港 (ท่าเรือกรุงเทพ),占地約1 平方英里,自1950年代隨著泰國經濟蓬勃起飛,這裡成了泰國最大國際出口港,同時也吸引了許多外府人民前來工作,期盼追求更好生活。
予以同時,泰國政府便在 Khlong Toei (คลองเตย) 的港務局擁有土地區域建立了土地租賃制度,讓這群從外府移入的工作者們可以以極低的居住成本花費,定居於此。
然而時光飛逝來到了1970年代,首都曼谷走向現在化,再加上泰國政府意識到他們需要一個更大的深水港以容納大型船隻並提升進、出口產值,因而位在春武里府 (ชลบุรี) 的拉哈班港 (ท่าเรือแหลมฉบัง) 逐漸取代曼谷港 (ท่าเรือกรุงเทพ) 之國際港口職責。
雖說這裡的地理位置與港口產能依舊重要,但卻已不像過往,當然就更不需要這麼多的外府工作者了,於是先前由泰國政府所立定的土地租賃優惠制度不覆存在,城市開發與大量建商便開始在此拉扯,那居住在這的十萬居民接下來該何去何從?!
發展現況
根據泰國港務局對曼谷港 (ท่าเรือกรุงเทพ) 的現代改造計劃,預計將清理出80公頃土地,並出售給房地產開發建造商,讓這片曼谷最後被遺落的角落能以全新姿態破蛋重生,洗去過往各種負面罪名,但事實上這裡真如一般人對貧民窟的既定印象一樣是社會治安的不定時炸彈嗎?
有機會親自來到這裡採訪居民、NGO 組織與 Local Alike,聆聽他們的故事與各種處境,居民:P BANK 說道「這裡並不像外界所說的那樣壞,我們也只是像一般人一樣努力工作生活,不了解的人才更應該走入這裡認識我們,而不是在外頭說著那些閒言閒語。」,話語中感受出他們對外界汙名化之種種無奈。
聽著 NGO 組織多年來深耕於此所做的各種事物,貧困使他們無法接受到更好教育,甚至連去上學的機會都沒有,因為每天光是溫飽就已耗盡全力,漸漸地孩子們被外來不良組織吸收而走向歪路;我們能做的是:希望有更多青年願意加入我們志工教師行列,為這些需要幫助家裡工作而無法到校學習的孩子們也有機會利用閒暇時間接受教導,我們無法改變這社會根深蒂固的問題,但陪伴與教育能使孩子們有一天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社區與自我人生。
Local Alike 更說道「泰國觀光發展成功,有很大一部份的貢獻便是出至於此,無論是街邊攤販小吃亦或穿梭大街小巷的計程摩托車,若是沒有他們,何來的觀光旅遊流暢發展。」,外界對他們誤解實在太深,所以我們想親自走入社區與他們合作,也許這不是一般觀光遊客會想購入的行程,但旅遊與觀光就本質來說是不同的,觀光是種逃離而旅行則是抵達,我們想介紹的是真正的泰國文化,而非流量景點!
後記
試問大家有過這樣的連結與想法嗎,原來觀光成就不只出自於國家政府的努力推廣、飯店與旅行社的各種精緻服務,而真正撐起的是最底層但我們都不曾發覺的"他們"。
仰望著高樓大廈卻只有幾步之遙,或許 Khlong Toei (คลองเตย) 所呈現的才是最真實與現實的泰國縮影,若有機會希望大家也能拋開既定印象,走進社區感受這裡所帶來的真正泰式之美,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向 LocalAlike 洽詢專屬行程喔。
支持我的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