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該讓人興奮不已的大學新生活即將開始,不同的社會環境、來自各方的多樣朋友,無限美好的花樣未來,但實際上呢?!
泰劇裡演得總如此有趣、光彩,而現實生活中,這類活動的校園霸凌卻層出不窮,就如同當紅泰劇 Girl From No Where 所呈現的,這才是你我都該正視的社會議題: รับน้อง
你以為的大學迎新活動

Photo created by Thairath
實際上...

Photo created by Khaosod
歷史
泰國的校園迎新活動 (รับน้อง),起源於1931年,由旅外泰國留學生們將這風行於歐美的校園文化帶入,其主張是:藉由舉辦各類迎新破冰遊戲來建立學長姊弟妹間的情誼發展及讓新生們更了解該校傳統。
然而每到了入學季節, รับน้อง悲劇一再上演,行徑誇張的要求總讓新生們感到難受與不安,但遵從學長姊們又看似理所當然,進而演變成了校園霸凌,更導致一條條年輕生命就此消逝、殞落!
直到1973年學運之後,這種以 SOTUS 為中心思想的校園迎新活動 (รับน้อง) 才就此逐漸消散,而那傳統地社會風氣與階級制度本該也慢慢走向民主開放,但到了1980年代中期,泰國的政治導向又再次退回到了過往封閉,而這也使得保皇派主義能強勢回歸, 因此曾經那些不明是非的傳統活動又有了機會死灰復燃、變本加厲!
什麼是 SOTUS
S:Seniority,要求低年級學生尊重老師和高年級學生。
O:Order,要求低年級學生服從命令與紀律。
T:Tradition,只有良好和適當的傳統才能被保留。
U:Unity,學生之間要保持團結。
S:Spirit,需具有集體精神,能為共同利益而犧牲。
SOTUS 為何能在泰國蓬勃發展
其實泰國的社會結構與關係,本就趨於保守,一切皆由輩分、階級、財富、性別和權力所決定,因此總有人戲說:想在這片土地上成功靠的不外乎就是錢亦或是人脈。
而在這樣高度階級化的人治社會主義下,「誰」來做這件事、「誰」下的指令、「誰」說了什麼話,往往就成了社會互動關係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且影響著未來後續發展,那麼我們回首學生時代,SOTUS 無非就是訓練泰國人們服從如此體系之問題源頭。
因著作:Siam Mapped 而聞名的泰國學者:Thongchai Winichakul 也曾探討過這個問題且認為,迎新活動無疑就是強化了泰國性(Thainess)中的階級人治社會制度,並凸顯這個社會的保守主義傾向,而在面對全球化的世界同時,這是否更被被解讀成泰國傳統文化,需被尊重與保留呢?
泰國學生怎麼看
即便這毒瘤是如此地深耕於泰國社會之中,但隨著時間推進,學生們也明白是時候該根除這存在已久的陋習了,而他們必須從自身做起。
爾後各種反霸凌組織如雨後春筍般成立,社群媒體力量的連結,使話題不斷延燒、擴大,並受到各界關注 ,如何才能真正讓此陋習消失於這片土地,而非蔓延至下一屆學弟妹身上,他們正持續努力著,也期盼未來真有機會能根除更多存在的無良社會議題。
講述真實 รับน้อง 的微電影,歡迎點入了解:VICIOUS CYCLE
後記
雖然我作為一位國際學生,並無實際遭遇或親眼目睹這類霸凌發生,但也總能從新聞上、社群上亦或到整個社會氛圍感到這階級制度所帶給人們的無形壓力,很多時候,真的是有錢能使鬼推磨,但一般人呢?難道就該忍氣吞聲嗎!
也許這問題就只是存在於泰國社會中的冰山一角,有些人甚至認為撐過去就沒事了,可往往一點一滴的累積才造就了現今社會慘況;而無論你是誰或在哪,我們都該正視,因為這肯定就會發生在你我身旁,伸出雙手吧,也許我們真能改變這社會!
支持我的創作
